高中是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,學生除了專注于學習以外,還應當對以后人生的道路有清晰的規劃。為增長學生人生閱歷,對各種職業有全面的了解,青島恒星高級中學于11月18日下午舉辦了第一期“星職匯”活動,本期活動邀請了我校常立晨爸爸常顯鋒先生從職業分享、人生感悟、學生成長三個方面做了分享,本期活動由任冠宇同學主持。
常顯鋒先生是青島市政協委會,是一名社會工作者,同時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,他說:“為什么把今天的主題叫做“大學生”的成長故事,是因為有終身學習的思維,我們應該永葆好奇心,不斷的學習修行,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成長的過程,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,不斷成長。”
#常顯鋒先生和任冠宇同學在直播現場
#同學們現場直播互動
社會工作者≠志愿者
常顯鋒先生說他本是一名理工男,畢業后從事了近十年軟件科技類工作,后來一個偶然的契機,讓他成為了一名社會工作者。
社會工作者是一份職業,國家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會組織全國統一的考試,分初、中、高三個等級。社會工作者活躍在很多領域,通常是政府、基金會、企業或者學校,社會工作的專業性是由學科的綜合知識來支撐的,比如社會學、心理學、教育學等。
社會工作者不等同于志愿者,志愿者是一個公益性質的個體或組織,無償為他人或社會提供幫助,不像社會工作那么系統。例如,李滄區的一個服務項目是針對幾十位無人撫養的兒童,志愿者通常是送點慰問品或捐點錢,而社會工作者要為他們構建一個專業的服務體系,從社會資助到兒童的成長發展,提供專業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服務。
學生如何為未來做職業準備?
當學生問到該如何為未來做職業準備時,常顯鋒先生從三個層面做了建議。
首先,把握當下。例如,社會工作者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職業,需要擁有非常豐富的學科知識,同學們要在高中階段要學好各科功課,不管學文學理,以后都可以做一個社會工作者,關鍵是要積累豐富的學科知識。
其次,擁抱不確定性。之前做了十年的軟件信息化工作,后來又從事社會工作這一職業,從一個理工方向轉變到具有文科特色的職業,人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。這里講一個布里丹毛驢的故事,布里丹有一頭毛驢,在毛驢的兩邊各有一堆草料,于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站在原地,一會考慮數量,一會考慮質量,猶猶豫豫,最后活活餓死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不一定有最優選擇,重要的是在不確定的時候要先吃草,行動起來。
再次,要具有利他思維。社會工作是一個助人自助的工作,它的核心價值觀叫利他。從社會工作者來看世界,人與人之間不是一個競爭的關系,要從優勢視角看,我們看別人首先看到的是對方的閃光點,優勢和特長。
如何跨越人生小挫折?
主持人問這次期中考試數學考的不太好,有點郁悶和焦慮,針對這樣的人生小挫折有什么建議。常顯鋒先生首先從心態方面給同學們做了分析,挫折是來源于我們的認知,讓我們不開心的不是這件事,而是對這件事的看法。要從兩個方面看,一方面是客觀的事實,另一方面是跳出來看自己,有時候自己的認知不一定正確。第三最關鍵的是要跟上一些行動,避免陷在問題里面。
主持人還問了關于如何同學間矛盾沖突的問題。常顯鋒先生說面對沖突對抗,首先,個人要先轉換一下視角,多替對方想一想;第二是冷處理,可以先去做自己的事情緩和緩和;第三是繼續溝通,問題就好解決了。
最后,常顯鋒先生給了同學們一些成長建議。第一,多讀中國古代典籍,如《論語》《道德經》,這些書籍能開闊人的視野;第二,快速行動起來,不要像那個布里丹毛驢一樣,當你猶豫不決情緒低落的時候就先干些事情;第三,以開放的心態悅納自己,把生活當中的各種困難當做一種成長修煉。